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好看风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济宁人, 你真该好好看看家门口的这些景点

    信息发布者:lsybdbj
    2016-12-06 16:58:06    来源:直播济宁   转载

    济宁东大寺,伊斯兰清真寺,坐落在山东省济宁市小闸口上河西街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,以后经明、清各朝及当代数次修缮,使建筑面积达到4134平方米.因前门正临老运河,俗称“顺河东大寺”,并因处全市9座清真寺之东,故简称东大寺。

    据寺内清同治六年(1867)碑记载,在明天顺时即有一古寺,在济宁台东棉花街。后在明成化时由当地穆斯林社首马化龙父子出资将寺迁至今地。又据民国二十九年(1940)公建顺河东大寺碑记载,寺创建于明朝成化年间,清康熙年间穆斯林集资重建,建筑规模宏伟,“洵属南北回教寺院之冠”。

    同治元年碑记载,清乾隆年间钦赐重修,始具今日规模。“其气魄位列全国清真寺木构建筑之冠”,是一座“龙首”式样的中国宫殿式伊斯兰教建筑群。主要建筑由东西轴线排列,依次为序寺、大殿、望月楼三大部分。

    ☆日月坊☆

    据建筑学家考证,该寺大门为明代遗构,其他建筑造型为清乾隆时所建。该寺全部建筑高大巍峨,布局严密,结构合理,工艺精湛,是中国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之一。

    寺院坐西朝东,建筑面积达4134平方米。寺门朝大运河,共有4道门,第一道门是木栅栏式。栅栏后立有石质碑坊,浮雕有狮子、羊、麒麟、山水、花卉等,大小额枋上全刻卷草,石坊左日右月分饰两旁,故称"日月坊"。

    石坊后有大门3间5檩,屋顶歇山造,用绿琉璃、黄剪边,有跑龙脊。大门左右有抱鼓石、盘龙柱和盘花柱等雕饰,门两边为八字墙。

    ☆邦克亭☆

    二门为重檐圆顶,下檐带垂柱,形似楼房,为"邦克亭"。邦克亭“邦克”两字是波期语的音译,翻译成汉语是“宣礼”的意思。穆斯林每天有五次礼拜,礼拜以前,专门喊人礼拜的宣礼员站在亭子下面,用阿拉伯语召唤穆斯林礼拜。节日的时候登上亭子的二楼念邦克。

    邦克亭两侧各置一碑亭

    ☆南北讲堂☆

    南北讲堂各6间

    ☆经坛☆中国回教山东经学派创始人曾志美先师曾在此亭内著书立说。

    ☆大殿☆

    大殿进深41.5米,宽27.5米,最高处30米,建筑面积1057平方米,能同时容纳1000多人礼拜。由卷棚、正殿和后窑殿组成,三殿一体,前后互为勾连搭相接。

    大殿的前门是二十扇,是异常珍贵的楠木做成的。门窗于一体,高五米,门中的透孔雕刻,专家断定是明代花纹。卷棚面阔五间,深三间,前列檐柱,三面开敞。正殿单檐歇山顶,七间十五檩,有二十根约两围粗的通天木柱支擎,为了尽量的扩大空间和增强大殿内的光线,巧妙地采用了建筑学上的减柱法和移柱法,构思匠心独具。

    后窑殿为阔三间,深两间的三层楼阁,是典型的明清时期清真寺的建筑风格。大殿毫无疑问是清真寺建筑群的主角,因此整个基石被抬高了,呈上升的趋势。建筑主体分前殿和主殿两部分,前殿相当于民居的出厦,不过既称之为殿,就有了相当宽的进深。

    东大寺同国内其他清真寺一样,建筑物的梁、枋、斗拱上面的彩绘及墙面装饰,基调色多用暗红、土黄、姜黄、暗橙、鸭头绿、淡绿、青、灰白、黑或金色。

    粱、枋彩绘以“旋子”、“缠枝莲”为主,其他装饰还有以阿拉伯文组成的经字画,如中堂、对联、圆光、岔角等。

    这些装饰艺术,融合了伊斯兰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装饰手法,并突出了伊斯兰的宗教内涵。

    大殿南侧残留的构件

    ☆后窑殿☆

    后窑殿为全寺最高,近30米,共三层,一、二层为方型,顶层为六角亭阁造型,上镇风摩铜顶,下铺黄绿琉璃瓦,外观似有“危楼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”之势。彰显乾隆刺建的皇家气派,如此的匠心独具,如此的雄伟高大,如此的金碧辉煌,在全国的古建清真寺当中也是不多见的。

    ☆沐浴室☆

    沐浴室,也称水房,回教礼拜或参加重大活动前须净身,此为净身的地方。顶部于后窑殿建筑风格一致。

    ☆沐泉☆

    建于明朝,砖砌,石栏,为回人净身的水源,也称明井。

    ☆望月楼☆

    大殿后有望月楼,望月楼,是穆斯林“斋月”期间登高望月的地方。楼为双层,砖木结构,斗拱挑檐,顶覆绿色琉璃瓦,正脊垂脊装饰讲究,以龙凤、花卉尤精,整楼以精巧玲珑独具一格的风采久负盛名。

    ☆碑廊☆

    大殿南是东西走向的碑廊,明清建筑风格,两端四角亭,中间是马鞍型仿古长廊,内立明、清、近现代碑碣。

    东亭“御碑亭”,系明太祖御笔题写的“百字赞”碑。

    西亭“龙蹲亭”,公元1770年清乾隆皇帝第五次沿京杭运河南下巡幸,当到东大寺时叫人停船,进入寺内游览后便坐在了当时在大殿前面的这块石头上休息,所以被穆斯林们尊称为龙礅。

    ☆运河之寺☆

    东大寺因中国大运河而建,因运河而兴,因运河命名(俗称顺河东大寺),因此东大寺和大运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因运河之故,济宁成为穆斯林的聚居区。

    元朝初期,大批回民经大运河移居济宁。据说,当时济宁城内,先后有九个省的商户建立了七处会馆,都分布在了竹竿巷的周围,呈现出“通渠要道,店铺林立”的繁荣景象。

    这些回民大部分居住于运河两岸,继承了穆斯林经商的传统,多从事皮毛生产,加工揉制各种裘皮,畅销全国各地。

    除此之外,他们是伊斯兰教的虔诚信奉者,一般围寺而居,清真寺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。连老人们也说不清,有多少“穆斯林”在这座清真寺的眷顾下忙于生计、繁衍子孙。

    据史载,济宁清真寺最多时曾达9座,包括7座男寺和2座女寺,其中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清真东大寺,堪称我国清真寺建筑中的瑰宝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